|
最近,国内手机市场呈现出温和复苏的趋势,虽然目前AI技术还没有成为大家换手机的主要驱动力,但手机厂商们已经敏锐地捕捉到新的消费动向,悄悄调整了策略。
! R! L+ ]* P' w; H ~# Y3 ~ ^5 Q; W R9 b+ J
. v! |% Q9 n; _ b& U7 C+ w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,今年1到8月,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了1.95亿部,同比增长16.6%。其中8月份的单月出货量更是同比增长了26.3%。相比海外厂商,尤其是苹果,国内品牌的表现更为强劲,8月份国内品牌手机的出货量占到了整体出货量的92.2%。
2 F# [0 l: l2 J8 \8 f) w+ o0 j1 h. e' Z8 C- i
IDC中国区副总裁王吉平分析,虽然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相比2016年的4.67亿台巅峰有所下滑,但市场依然拥有约10亿台的保有量,这意味着未来还有很大的换机机会。尤其是今年“以旧换新”成为了各大手机品牌重点推广的策略,许多线下渠道都有醒目的标识,部分机型甚至享有政府补贴,进一步降低了换机成本。
( I y+ d) M) p3 |. ^ M" ` K
5 R& V( R, }8 x7 `与此同时,手机厂商们的竞争也愈发激烈。在高端市场,华为的活跃让安卓和iOS阵营的竞争更为激烈;而在低端市场,传音则在海外市场势头强劲。虽然供应链价格上涨有所放缓,但厂商们依然在利润和市场份额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。
( m P2 I5 M, T% T a% P+ @
5 C1 q0 f8 J! r. A, F0 F
7 N. `; {* ]/ p2 q数据显示,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8.9%,全球市场增长6.5%。从王吉平的分析来看,虽然疫情曾经影响了全球终端市场,但现在整个终端消费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。随着全球人口达到80亿,除了印度和非洲之外,大多数国家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,因此中产阶级和银发族的消费能力越来越重要。& c" q# W# e9 o$ U! h" [. w
* h1 a T' a5 l1 K他还指出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变得“精明自主”,他们喜欢寻找“平替”或者二手产品。同时,中产阶级和银发族也更加追求有品味的消费体验,这推动了手机厂商在二手手机市场的发力。
: H3 L( G! l9 H- n) `' C
3 I* q5 B$ s% k- F: e3 S/ |苹果就是个典型例子,推出了“以旧换新”的政策和自营的翻新产品,电商平台也在积极推动这方面的业务。事实上,推动“以旧换新”不仅是厂商们为了可持续发展,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换机门槛。
5 ^* k8 g& @; D/ e, p+ w$ ]3 A: E# A6 O4 b! P) v
IDC数据显示,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手手机市场,今年第二季度的市场容量达到1870万台,占全球38%的份额,同比增长接近10%。预计下半年,随着更多旗舰新品的发布,二手手机市场的高品质机型供应会更加充足,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。3 b, |7 ]: I, I- M8 ~, G) @
$ D- z% }* O3 m8 s8 L7 p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表示,OPPO早就关注二手机市场,并通过补贴政策降低老用户的换机成本。此外,OPPO在售后和软件更新方面也比同业跟进得更快,对老用户十分友好。
" t% l/ @8 R, S
; G7 u/ `) z1 M3 x- V8 C. J刘波还提到,OPPO目前有2.5亿存量用户,这显示出二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。尽管AI大模型技术的普及还需要时间,但未来的市场需求刺激会越来越多。刘波认为,未来通过AI技术的推广,将进一步唤起用户的换机欲望,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多机遇。
, _, \4 ^" m7 w
* X. h$ w# f2 E& f- W$ }+ z2 q+ X3 h8 ^: F
除了手机本身的更新换代,销售渠道的变化也是影响厂商销售表现的关键因素。传统的渠道发展方式已经逐渐失效,主流手机厂商们纷纷调整策略,比如在线下有优势的品牌开始加大线上渠道的布局,而在线上强势的品牌则逐步拓展线下门店。: C& T! k2 f' z8 f l
* |% E v5 ` ^/ i9 T+ C* l$ K刘波介绍,过去的“手机一条街”模式已经不再适用,现在OPPO更关注核心用户和门店的运营,通过打造新的门店形象来提升价值。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,手机零售渠道也必须跟着调整。! z# ?1 G0 X+ w
( u s- Y8 T5 v李杰指出,目前中国有7亿人把消费时间花在购物中心,因此未来的线下渠道将更加注重互动体验和服务。OPPO将在贵阳开设国内最大的旗舰店,以游戏为主题,这也是OPPO旗舰店战略的一部分。
" G4 f8 \/ {- G1 K% ]. D' h7 @, {( N% z' H8 T# h$ e9 `3 D J
) k0 [; p( T. B, V; Y+ z2 S
|
|